close

 


        有一天,鄰 居的老 先生說他去爬山的時候,看到一隻八千斤的螞蟻。我一向是什麼都吃,但絕不吃虧,這牛皮怎可吹輸人家?當下反擊說我看過一隻蜘蛛萬外」。他笑了,他說看到的是一隻螞蟻在榕樹的根上爬,所以說看到一隻爬榕根台語唸法和八千斤一樣)的螞蟻。我也笑了,我說看到的是一隻蜘蛛在網外(和萬外的發音相近)這就是台語趣味的所在。我們經常這樣子玩台語(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在台語裡面玩)。


台語之所以能造成這樣錯綜複雜的趣味,主要的原因就是台語很多地方必須轉音很多字的音調會因為上下文,而不同於其單字的唸法。因為轉音而產生的諧音,也就增加了台語的趣味。比方說「」這個字,單字應該念成「ㄍㄨ一ˇ」。但是,如果是某甲比某乙價錢貴很多,就唸「ㄍㄨ一ˋ足濟乍聽之下,聽者會以為鬼很多,讓人不禁毛骨悚然。


必須一提的是,此處因為説和聽雙方都知道單位,所以把「斤」省略不說,直接說萬外」。這也是一般的習慣。重點是「萬外」的用法,「萬外」指的是一萬有餘,兩萬不足。說慣台語的人都知道,這種情形之下,前面的「一」是省略不唸的。同理,一公噸多就唸噸外。1.2公噸唸噸二1.5公噸唸噸半所以,如果回到剛才的萬外」,一萬一千就唸萬一(因為有意外的涵義,所以此數也頗犯忌諱)。同理,萬二、萬三依此類推。


也正由於這種使用習性,才產生了家喻戶曉的「百四」(飽死)這種諧音。如果吃東西結帳時是140元,說「百四」並無不可,但是遇到犯忌諱的人,也許就得唸一字不漏的唸一百四十元。既然「百四」不好聽,同理可證「千四」當然也不受歡迎。買衣服的時候,如果價錢是一千四百元,直接說「千四」(穿死的諧音)聽起來也十分刺耳。


至此,我們幾乎可以斷定「四」這個數目字,在台灣人的日常生活中是不被喜歡的。但是世事總有例外,一位朋友要賣一件東西,開價四萬。買家對商品挺滿意,但是他不喜歡四。四萬聽來顯得不吉利,是否能少個倆仟元?這位朋友反應極快。他說所有的數字裡面,就屬四萬最吉利了。對方不解。他就接著解釋說,「四萬」就是「死慢」。試想,死得慢誰不喜歡呢?這不就是最吉利的數字嗎?對方無言。結四萬成交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帥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